学校简介
基本情况
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位于沙依巴克区黑龙江路115号,公园北街以西,扬子江路以东,文化宫路以南。与林业厅、水利厅、市自来水公司、自治区供销社、市工人文化宫毗邻。学校周边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街区和谐。学校占地面积22647.40平方米,拥有两栋教学楼,建筑面积11767平方米。学校有595.62平方米的图书馆,205.75平方米的阅览室,拥有图书35749册,生均23册。物化生标准实验室6间,学生专用微机室2间,多媒体教室4间,地理、音乐、美术专用多媒体教室各一间,全校38间教室安装了“两机一幕”。校内有200米的环型操场、8个篮球架、14个乒乓球台,还有1224.8平方米的地下体育场,新建一座设施齐全能同时容纳400多人的多功能学术厅。是自治区文明单位、市级德育达标校。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正门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了一支德艺双馨、经验丰富、团结进取的教师队伍,教室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其中高级教师36人,中级教师6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8人。自治区教学能手3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1人。有7人获市级优秀教师,5人获市级优秀班主任,8人获得市级优秀党员,1人获市级十佳德育工作者。在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学生有81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26人次获得自治区级奖励,92人次获得市级奖励;教师有9人次分获市级观摩课、优质课等课堂教学比赛一、二、三等奖;在2010年全市班主任技能大赛中,有2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7人获三等奖。办学宗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办学,全面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我校办成“民族团结的示范校、课程改革的实验校、双语教学的示范校、教学质量的品牌校”。以“成人、成器、成才”为教育目标,努力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毕业生。学校性质和办学规模
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是市属公立全日制民汉中学,是事业法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办学规模为初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为12个教学班,共计36个教学班。办学特色
1、学校建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新一届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学校设施齐 全,设备先进,现代化程度高,是自治区文明单位。市教育局非常重视,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上给予大力的帮助。2,、学习有潜力但需要周末培优的学生,我校将配备优秀教师免费辅导三年。3、我校汉语系在乌鲁木齐地区实行小班化教学,要求每个班学生人数不超过40人。校园文化
校风
“团结、求实、尚礼、创新”;学风
“尊师、守纪、勤学、好问”;教风
“严谨、博学、敬业、爱生”;校训
“团结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校徽
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校徽①校徽图案由书、钢笔、圆形和花朵组成“5”字,民汉两种文字弧形环绕,代表第五中学。②钢笔和书是知识的象征,又组合成一面旗帜。③圆形代表菁菁校园,也代表竞技赛场,是力量的象征。④花朵象征莘莘学子,在校园里绚丽开放。⑤校徽颜色主体为绿色,象征青春活力。⑥校徽主题:五中人坚信“知识就是力量”,为获取知识而努力拚搏。五中人将以自己的激情、热情和活力把学校打造成民汉整合学校的一面旗帜。校庆纪念日
学校始建于1958年9月,当初为民汉合校。1980年9月改为民语学校,2004年5月再次成为民汉合校。9月30日为校庆纪念日。组织机构
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法人代表,兼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由乌鲁木齐市委组织部任命。校党支部书记,兼任学校副校长,由乌鲁木齐市委组织部任命。副校长由市教育局党委任命或聘任。学校下设德育处、教务处、教研室、办公室、服务处、财务室等行政职能处室;各处室设主任1人,副主任根据需要设定。除财务室主任由市教育局直接委派外,其他各处室主任、副主任实行竞聘制,竞聘人员由学校党组织考察,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校长任命或聘任,履行规定职责。学校管理体制
1. 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党支部领导、保证、监督,校长负责,教代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2. 学校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监督。3. 全体教职工通过“教代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4. 定期通过家长学校、学生会议、社区调查等形式听取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批评。5. 学校对全体教职工实行全员聘任制。6. 学校实行全员岗位管理责任制。7. 实行标准工作量制,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评价考核奖罚制度。地理位置
学校位于沙依巴克区黑龙江路115号,公园北街以西,扬子江路以东,文化宫路以南。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位置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相关新闻
晕死这都有人点评啊?但是我要往哪个方向评啊?食堂?宿舍?,好吧。整体来说,绿化不好,根本不能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