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学校大全乌鲁木齐大学大全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2号
  • 电话:0991-8762045 8763007
  • 邮编:830000
  • 网站:http://www.xjau.edu.cn/
  • 附近站点:农科院下
  • 公交路线:17路,29路,301路,526路,905路
  • 附近地标:八一,西山
点击查看“新疆农业大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

新疆农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高等农业本科院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大学,是以培养各民族农业专门人才为已任的大学,办学规模占新疆全部本科教育的近10%,是新疆办学规模最大,科研水平最高的高校之一,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学校前身为新疆八一农学院,是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52年8月1日,由王震将军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创建。1995年4月21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

学校校园占地1496亩,面积99.7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典雅幽静、树木迭青叠翠、绿草郁郁葱葱,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幢幢教学大楼鳞次栉比,有“花园式单位”之誉。学校还有占地总面积275.58万平方米的三坪实习农场、4600多万平方米的南山教学实习林场。

学校连续17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1998年荣获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2001年荣获全国大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荣获自治区级文明单位;2003荣获自治区“防非”先进党委;2004年荣获自治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5年、2008年均通过了自治区文明单位的复查验收;2006年5月,学校被命名为首批自治区绿色大学。2009年学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为新疆八一农学院,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由王震将军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的基础上于1952年8月1日创建的,1995年4月21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新疆的经济基础极其薄弱,农牧业生产落后,为了进一步培养农牧专业人员,当时新疆省政府曾向苏联贷款500万卢布,于1934—1936年派出300多名留学生到苏联塔什干中亚国立大学,12名青年到萨马尔罕、安集延和阿拉木图等农业专科学校,学习农、林、牧、水利等专业。他们分别于1936年至1940年先后学成回到新疆工作,对新疆农牧业生产和科研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2年4月7日,王震司令员来到第二步校,宣布了军区筹建八一农学院的命令。任命军区副参谋长杨捷负责筹备工作,确定在1952年8月1日建军节开学,同时任命军区第二步校政治部副主任宁必成负责第二步校停办后干部与学员的安置工作。第二步校的老满城校址及校内一切财产,包括土地、房屋、少量图书及仪器设备等均由八一农学院接管。院址老满城位于迪化(今乌鲁木齐)城西八里许,原名巩宁城,建于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该城呈正方形,周长9里有余,东西南北各约2里,面积约合2,000余亩。

教学机构

农学院、动物医学学院、林学与园艺学院、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中国语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数理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体育部、管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机械交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干旱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办学规模

学校已建设成为以农业学科为优势,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学科领域,以应用学科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办学层次,农、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成为了新疆培养高级农业科技与管理人才的基地。学校设有18个学院,还设有思政治教学研究部和体育教学部。截至2010年12月,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8517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14436人,研究生183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9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820人,博士研究生121人),成教生1241人,留学生205人。建校59年来,为国家培养的近10万名大学生遍布天山南北。

组织机构

机关部处

党校办、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纪检委(监察室)、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科研管理处、发展规划处、研究生处、招生就业处、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外事处、审计处、老干处、保卫处(武装部)、校工会、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友会、实验室与基地管理处

群众社团

研究生会、老教授协会

其他单位

计划生育办公室、农大附中、农大社区、校医院

学校院系

新疆农业大学院系设置
院系单位研究所、中心、研究院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科技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数理学院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新疆农业大学体育部新疆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疆农业大学干旱区荒漠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干旱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校园文化

校徽

新疆农业大学校徽采用一轮喷薄而出的旭日,象征学校更名后改革发展、欣欣向荣的美景。图中天山作为新疆象征,代表农业大学师生致力于新疆的自然科学进步,底色为绿色凸显了农大的学科特色和生命力顽强,校名用新疆农大汉语拼音XJND组成,简介明了,寓意深长。

校歌

校歌:《永远的八农》

作词:吴伟锦

作曲:王洛宾

歌词:

难忘的昨天

美好的今天

看硕果结满我们的校园

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

发扬光大

世代相传

继往开来

创造明天

继往开来

创造明天

心血铸就的座座丰碑

让母校永远向前

让母校永远向前

校训

明德笃志励学竞业

“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德、志方面,“明德”强调了修身养德,端正思想和作风。“笃志”强调了对学子求真、至善、尚美个人品质的重视以及对树立远大理想的引领。“明德笃志”彰显了师生健全人格、优良品质、远大理想的人文品质和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

“励学”语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勃然奋励,不可恐慑也。”在知、行方面,“励学”强调了主动、刻苦、认真地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人生境界和知识技能水平。“竞业”强调了昂扬向上、勇立潮头、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创业、敬业、乐业理念。“励学竞业”要求师生做到邃密群科,勤勉拼搏,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明德笃志,励学竞业”是对学校光荣历史和“农大精神”的提炼。该校训对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德、志、知、行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学校立志培养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以此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加强师生员工及校友对学校的认同感、荣誉感。

办学宗旨

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

办学方针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

培养理念

把论文写在天山南北

农大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60周年校庆标识

标识说明

1.标识图案以数字“60”与新疆农业大学英文缩写“XJAU”组合造型共同构成,线条同时有机地变化为昂扬向上的人、麦穗、墨点、飞舞的彩带,形象地体现了新疆农业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的涵义和主题。

2.数字“60”与昂扬向上的人和麦穗有机交融、凝聚着万千朝气与活力,展现出新疆农业大学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象征新疆农业大学历经60年风雨沧桑之后所展现出的波波升级和无穷活力,隐喻新家农业大学学子展翅搏击、放飞梦想、立志成才进取精神。标识中“0”的末端呈现一个动感的墨点,象征着新疆农业大学60年来为边疆各民族农业事业所书写的浓重一笔,预示着新疆农业大学师生将60周年校庆座位崭新的起点,秉承传统,不断创新,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3.喜庆的飘带,渲染了60周年校庆的隆重、热烈、喜庆、欢乐的气氛;飞舞的飘带是友谊和交流的纽带,她把各界学子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为母校新的腾飞贡献力量。整个“60”呈现一种向上的运动感,以其磅礴的气势与灵动的特点相结合,着力表现出新疆农业大学厚积薄发的深厚底蕴,预示着新疆农业大学正意气风发,阔步前行,向更辉煌的明天迈进。

学校特色

学校已建设成为以农业学科为优势,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学科领域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学校设有农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等20个学院和1个体育教学部。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近20000人,硕士研究生2500人,博士研究生145人。建校54年来,为国家培养的8万多名大学生遍布天山南北。

在学科建设上,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获得硕博连读招生资格及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学校本科专业增加到54个。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国家林业总局重点学科和5个自治区重点学科。有7个专业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特色专业,获得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专业成为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

2013年新增加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学校已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7门,“草地资源与生态教学团队”等6个教学团队成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5名教师获得自治区“教学名师奖”,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副校长:李宝城

党委副书记、校长:雒秋江

党委副书记:张杰、再娜甫·尼合买提

副校长:赵吉远、阿不来提·阿不都热依木、苏来曼·亚森、高发水、王长新、蒋平安、叶民、塔义尔·肉孜

纪检委书记:刘卫

学校荣誉

学校连续15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05年通过了自治区文明单位的复查验收;2006年5月,学校被命名为首批自治区绿色大学。2007年5月,经过教育部验收,成为新疆首个全国优秀本科院校。2009年4月,被全国总工会和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是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优秀校友

海里且姆·斯拉木,1967年毕业于农学专业,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东辉,1966年毕业于农学专业,曾任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

马赛民,1969年毕业于农学专业,曾任乌鲁木齐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李洪运,1982年毕业于农学专业,现任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高级农经师。

学校地址

学校位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农大东路311号。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